黄金丰富文学网>仙侠>大汉第一太子 > 第0189章 公卿百官,私奴不少啊?
    便是在这种似是随意的氛围中,天子刘邦终于为数年,来让朝臣百官忐忑不安,让整个朝堂政治格局,都始终无法安定下来的一个大难题,给出了最终的答案。

    ——太子,不换!

    ——刘盈,确定成为下一任,即汉室第二任天子!

    刹那间,硕大的长乐宫长信殿,便被一股莫名的安心,以及些许感怀的情绪所占据。

    或许对于寻常人而言,太子储君之位的归属,终究不过是会对汉室未来的发展方向,起到那么一丁点影响。

    即便是这点影响,也应该是当今刘邦驾崩,新君即立之后,才会慢慢显现。

    除了这点可以忽略不计,且暂时还不必考虑的影响,太子之位上坐着的无论是如今的刘盈,还是赵王刘如意,差距貌似并不是很大。

    但实际上,储位悬而不绝,或者说不够稳当,并不单单会对未来的汉室带来负面影响,而是在当下,在储位悬而未决的每时每刻,都会让整个汉室的政治格局,蒙上一层名为‘位置’的阴影。

    当年,自彭城败退的刘邦,在得到舅哥吕泽的接应之后,为什么不抓紧收拢溃卒、重整起鼓,而是第一时间立刘盈为王储?

    ——因为对于彼时,刚从彭城惨败而归的汉军将士而言,立储,便是最能提振人心,重整军心的方式!

    因为储君,意味着未来;

    有了储君,就意味着有了未来;

    刚经历彭城惨败的汉王刘邦,居然还有心思立王储,就更意味着:一场彭城战败,并没有打到彼时的汉王刘邦!

    刘邦还有信心重整旗鼓,还有信心从头再来!

    这,便是封建时代的储君,能对军心起到的安定作用。

    那么,对于朝野政治格局而言,储君的归属,又会起到怎样的作用呢?

    实际上,从重要程度的先后顺序来看,朝堂最关心的,并非是谁人做了太子,又谁人在向太子之位发起冲击。

    除非太子是个满脸恶疮、脚底流脓的大奸大恶之人,朝堂最希望看到的,都永远是太子稳如泰山!

    盖因为封建时代,朝堂最先去考虑,同时也是最为看中的,永远都不会是‘如何做的更好’,而是‘稳定’二字。

    毫不夸张的说,对于封建政权而言,一个能维持稳定的政策,就必然不可能是绝对意义上的恶政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