黄金丰富文学网>历史>最後一个唐朝皇帝 > 第20章 宦党火拼
    李晔已经掌控了李忠国的天威军,算上刘崇望和韦间的两万南衙军,加上刘季述掌握的三千神策军和七百禁g0ng武宦,杀杨复恭已不算难事,李晔随时能翻脸将其逐杀,难处在於影响和後果。

    李晔希望以不流血的方式让其离开朝廷权力核心,实在避免不了武装冲突的话,也应该以最低代价、最小规模、最快速度将其平定。

    夺权之後,既不能把杨复光、杨复恭的党羽全都得罪了,也不能让刘季述等宦官认为皇帝忘恩负义。

    别人刚把你送上皇位,你转手就要杀别人,这不是卸磨杀驴吗?

    第三个问题在於,即使要杀,也必须杀得名正言顺,如果以莫须有罪名或者小事就将其处Si,杨守亮、杨守贞等人肯定会在义愤之下对抗朝廷,不向中央进献税入,神策军将士也极有可能怒而譁变。

    毕竟杨复恭是杨复光的堂弟,杨复光多次出镇监军,中和年间也积极镇压王仙芝、h巢起义。

    七年前,h巢攻占长安,杨复光任天下兵马都监,总领各路军队,此人虽是宦官,但x有大志,善抚士卒,先後争取了周岌、王重荣等节度使的支持,又诱使h巢大将朱温投降,再邀请李克用南下镇压起义军,主持平定了h巢起义。

    以战功获授开府仪同三司、同华制置使,封弘农郡公,赐号资忠辉武匡国平难功臣,四年前突然得病Si在了河中,病逝之时,全军举白,将士恸哭数日,由此可见杨复光有多得人心。

    杨复光Si後,杨复恭当上了天下兵马都监,他能拿到这个职位,几乎全凭他兄长杨复光的遗留影响,神策军将领亲近杨复光,所以对杨复恭也就Ai屋及乌,很是遵从。

    而且李克用和杨复恭的关系也不错,加上兴元、奉天等关中南部地区大都在杨复光、杨复恭的亲信手中,出於以上种种复杂因素,李晔非常顾忌,这才没敢没有妄动。

    形势很严峻,政治很复杂,可以犯罪,但决不能犯错,一步错就是百步错,牵一发而动全身。

    李晔在等,等杨复恭自己跳出来,这样就可以名正言顺的镇压平叛,说到哪里都有理。

    当然,最好的结果是杨复恭自己认识到朝野形势,学习田令孜主动辞官退隐,这样就能避免南北二衙火拼,实现光荣革命。

    不过自太宗开创玄武门之变的先例後,李唐皇族在大明g0ng里血腥残杀就成了传统绝活。

    先有太子李承乾谋反,可他忘了他爹李世民就是Za0F坐上皇帝宝座的,李承乾失败後被流放。

    公元705年,神龙元年,太子李显、宰相张柬之、崔玄暐等人在洛yAn发动兵变,率禁军诛杀张易之、张昌宗兄弟,将武则天所在的集仙殿团团包围,威b武则天退位。

    武则天只得诏令太子李显监国,又於第三天禅让,第四天李显正式复位,复国为唐,武周终结,史称神龙革命,因参与Zb1an的五个大臣获得郡王,又称五王Zb1an。

    公元707年,景龙元年,大明g0ng又出事了。

    太子李重俊联合羽林军将领李多祚、李思冲与皇族王爷李千里等人发动军事Zb1an,杀武三思及其党羽,不过由於中宗的原因,这场Zb1an没有达到目的,李重俊被杀。

    按理说,到这也该完了吧?偏偏就没有。